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推荐> 正文

河南拟遴选10所高校试点本科生学业导师制

发布时间: 2021-01-17 22:07:05 来源:大象新闻

1月4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日前,《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方案(试行)》出炉,河南省将利用1-3年时间遴选10所高校,探索在双一流、特色骨干、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建设不同类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申报试点高校应具备基础条件

哪些高校能申报试点高校?申报河南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高校应已具备或近期可以达到这些基础条件:已实施学业导师制;教师资源充足,师资结构合理,高层次教师占比较高;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实行选课制度,学科竞赛组织得力,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学校能够提供工作开展所需的场地、设备,每年都有稳定的经费支持;学校给予试点建设所需政策扶持。

此次试点是为了探索在双一流、特色骨干大学、应用型本科分类建设不同类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倡导自主性学习;强化教师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明确学业方向和人生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等途径,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利用1-3年时间遴选10所高校开展试点建设。

按照要求,具备试点建设条件的高校可自愿向教育厅提出申请,省教育厅组织专家遴选,重点考察建设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等,按照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遴选试点建设高校。

学业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职责定位不同,要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

在人才培养中,学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有着不同的职责定位。《建设方案(试行)》明确,学业导师要在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学业生涯规划,以及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给予学生学业发展上的引导。

学业导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在选课、专业学习、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指导,激发学生专业归属感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或教改课题研究,参加专家讲座等学术活动等,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端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善于利用智慧教室、新媒体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作,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学生、导师双向选择

在学业导师聘任方面,各试点高校须严把质量关,遴选责任性强、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有条件的可实行学生、导师双向选择,确保学业导师有能力、有精力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业计划。根据学生所处学业阶段不同、个性化发展需求不同,可采取全程、专项、交流等多种指导方式建立教授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

河南省要求,试点高校还要科学制定本科生学业导师激励考评机制。鼓励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探索建立适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激励机制,在教改课题立项、教师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评价机制,科学评价学业导师的指导工作业绩和成效,重视学生评价。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学业指导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学评价或年终考核,本科生导师制纳入到高教系列职称评审条件。引导行业企业支持地方院校实施“企业本科生导师制”,并纳入河南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