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 |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特别推荐
当前位置: 首页> 权威访谈> 正文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农林类专业单列招生

发布时间: 2021-01-17 15:57:43 来源:新华网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始建于1957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建校60年来,学校秉承“尚严崇实、善知敏行”的校训精神,培养了3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琳做客新华网,就学校2018年招生政策及录取原则进行权威解读。 
精彩观点
张琳 

 2018年招收34个本科专业和39个专科专业。 

2018年招收34个本科专业和39个专科专业。
学校2018年招生的专业有34个本科专业和39个专科专业,学科涵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八大门类,其中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都有着悠久的学科历史及深厚的学术积淀。所以,学校现在是以畜牧类、动物医学类等农学专业为基础打造的办学特色,以食品与生物工程类等工学专业为重点提升的办学实力,以工商管理类等管理学专业为支撑聚焦的办学优势,形成了以农学、工学、管理学为主体,与牧、工、商产业一体化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像畜牧兽医、食品工程、财务会计、包装印刷、物流电商等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区域优势,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 
张琳 

 今年新增8个本科专业,农林类专业单列招生。  

今年新增8个本科专业,农林类专业单列招生。
我校今年招生计划10600人,其中,本科计划5000人,专升本计划800人,专科计划4800人。本科计划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96%以上的计划投放在了省内,专科计划全部投放在了省内。今年主要招生政策有六个方面:
  一是新增了8个本科专业。2018年经教育部审批,学校新增了8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审计学、保险学、酒店管理、生物工程、物联网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水产养殖学。
  二是农林类专业单列招生。今年我校继续实行农林类专业单列进行招生,单列专业包括9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动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宠物医学方向)、动物医学(中兽医方向)、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方向)、动物药学、动物药学(中兽医药方向)、水产养殖学,河南省第一志愿报考此类专业考生加20分投档,此类专业录取后不允许调整到其他类别专业。
  三是会计学(CIMA方向)继续单列招生。
  四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所变化。2018年学校经省教育厅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2个: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合作开展会计学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中外本科课程合作项目,在本科二批次招生。
  五是专升本新增5个专业。今年学校专升本新增了5个专业,分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园林、环境设计、数字媒体技术、酿酒工程。
  六是今年投放省外的招生计划略有增加。 
张琳 

 采取“专业清”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采取“专业清”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我校录取时对进档考生的专业采取“专业清”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于进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照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依次排序综合考虑。
  艺术类本科录取规则是在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按照(文化课成绩×40%+专业成绩×60%)从高到低录取。
  艺术类专科录取规则是在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按照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张琳 

 我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旺盛,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我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旺盛,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
一方面,学校十分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在大一就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二开设的是就业能力提升实践课程,大三主要开展的是就业指导服务实操活动,学校现已实现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全覆盖以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
  另一方面,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服务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建立了稳定的用人单位qq群;每年举办校园双选会、行业招聘会、专场招聘会100场以上,提供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每年举办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讲座20多场,开展“一对一”帮扶。 
  同时,由于我们的专业设置紧跟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紧扣行业标准,毕业生深受企业的青睐,所以,我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旺盛。多年来,学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优势明显。 
张琳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毕业生工作5年后创业率达到15%左右。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毕业生工作5年后创业率达到15%左右。
近年来,学校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重要使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普惠式”和“引领式”创新创业教育。
  打造出了必修和选修、线上和线下、网络和课堂、理论和实践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的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创新创业学院为引领、以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和创业模拟实训体系为支撑、以校政企深度融合为支持和多元化创业实践服务为保障”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制定了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实施学分互换,最高可替换16学分。针对创业大学生,学校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保留学籍2年休学创业。学校每年设立有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经费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
  据统计,我校毕业生工作5年后创业率达到了15%左右。